分類:文章

17個關於網球員年齡的驚人數據

滿有趣的文章,關於職業網球員年紀的古今差異比較,小威竟然能在33歲年紀挑戰年度全滿貫壯舉,想到就讓人起雞皮疙瘩,只要把時間小拉回到10年前超過30歲不是已經退休就是準備退休,但短短幾年後現今男女網球都呈現老人當道的景象,不過網球運動的趨勢轉變,除了讓老人職業生涯延長,卻也造成球員成熟期後推,天才少年、少女在未來更難出現,不知是好是壞…

繼續閱讀

Will Rafael Nadal win another major?

輸球後來貼一些能撫慰人心的文章好了,運動畫刊有個資深網球記者Jon Wertheim的專欄,他會回答讀者來信的問題,這禮拜有人問到納豆的問題:I just read this story and was surprised by some of the comments. Simple question, Jon: do you think Rafael Nadal will win another major? Fred M., New Jersey

你覺得納豆能再拿大滿貫嗎?(這問題真殘酷,一點都不撫慰人心╰(〒皿〒)╯

繼續閱讀

費納時代的落寞 德約王朝的寂寥

完全說到網球迷心坎裡的好文,現在的網壇缺少張力十足的宿敵對決,很傷感的是,這正是後費納時代球迷要去努力適應的…

2015 年法網的主基調是憂傷的,德約科維奇的全滿貫功虧一簣,而費德勒和納達爾則雙雙完敗出局,當今男子網壇最偉大的三個人都留下了落寞的背影。相比于仍有光明 未來的德約,費納這兩位曾經的統治者或許再也無法重現當年的輝煌。這樣的場景讓網球名記Greg Couch心生感慨,德約的獨孤求敗讓人更加懷念費納的時代。德約科維奇在費納聯手締造的史上最偉大時代裡,硬生生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但如果沒有一個真正的對手,德約科維奇的統治可以一直維持下去,但卻不足以在人們心中達到與費德勒與納達爾那個時代同樣的高度。在這個意義上,或許瓦林卡的爆發對於德約科維奇本人,甚至是當今整個網壇來說,都算是一件好事。


最終,我們將把往事塵封進記憶中某個最珍貴的地方。他們已經成為過去,而我們還要向前看。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回憶當屬2008年的溫網男單決賽,費德勒與納達爾聯手獻上了網球史上最偉大的一場比賽。

而過去兩周的法網卻把人們從記憶拉回了現實,費德勒和納達爾的故事已不再是網壇的焦點,從網球的進行時變成了網球的過去時。

羅傑·費德勒與拉菲爾·納達爾的對決已經不再重要,這本身就是網球世界裡一個能讓人嚇一跳的念頭。

繼續閱讀

紅土之王崩潰的背後

早報記者 朱軼

該說些什麼呢?30億男性中終於有第二個人能夠在法網戰勝納達爾,與此同時,勝利者德約科維奇接下來的法網之路也變得有趣起來。

納達爾創紀錄第10次捧起法網冠軍獎盃的夢想在一片歎息中止步,在夏蒂埃球場的一角,幾名女孩躲在西班牙國旗下低泣,目送納達爾走出球場,球場上的記分牌停留在5-7/3-6/1-6上。

陽光下,納達爾的背影被拉得很長,人們又一次猜測,這位紅土之王的時代將徹底遠去——年齡、體能甚至技術,看上去納達爾曾經的優勢和天賦都在被吞噬。

這個統治了羅蘭·加洛斯一個時代的納達爾究竟怎麼了?
繼續閱讀

網球員可以不要特定主審執法? 有前例可循!

關於Nadal迴避特定主審的請求這篇報導解釋的很多,不懂ATP規則的先看完再來罵他耍特權

Forget the Calls. Players Challenge the People Who Make Them.

(前略)

Two of Nadal’s chief rivals, Novak Djokovic and Andy Murray, said they had never made such a request. “I don’t think that’s fair to them,” Djokovic said. “They do their job as best they can.”

Djokovic和Murray皆表示他們沒做過如此要求,Djokovic:「我不認為這對他們公平,他們只是盡自己的職守。」

Jim Courier, the United States Davis Cup captain and former world No. 1, said he had never heard of a player “making a request to be segregated from an umpire” and was “quite surprised that the request was acceded to.”

Courier added: “This is not a good precedent to set. Having said that, if I knew that I had the option to request time away from an umpire or two in my time on tour I would have used it quite often.”

Jim Courier說他從沒聽過一個球員能要求主審迴避,也很驚訝要求被核準。他補充:「這並不是好的先例,不過如果當時我知道有這種選擇,我一定會善加利用的。」

繼續閱讀

2015 Roland Garros 新聞報導/專欄總整理

法網開賽前:

Will the Real Nadal Stand Up, S’il Vous Plaît? – WSJ

Nadal has been open about his misery. He says his confidence is low. He says he’s happy that, lately, he’s having more good moments on court than bad, and that this is encouraging. On court, he looks tentative. His forehand, perhaps the best forehand tennis has ever seen, isn’t as reliable. He’s not hitting the ball deep enough. Patrick McEnroe, the ESPN commentator, says Nadal isn’t moving like Nadal.

繼續閱讀

從數據看Nadal衰退的紅土統治力

這是來自於外國球迷一篇圖文並茂的數據整理分析文章─King of Clay: The Numbers,因為我不方便把原文貼到這裡來,大家可以點進去看看精美的圖表,以下重點整理和翻譯:

Nadal生涯在紅土高達92%(347-32)的勝率,05年開始算起的10年間,掃了9座法網、留下紅土81連勝、蒙地卡羅八連霸傲人戰績,但從每一年紅土勝負分配長條圖(Win-Loss Distribution)可以看到代表敗場數的粉紅色塊這兩年變大了不少,代表勝場數的綠色塊縮小很多,05-13年Nadal每年紅土敗場數的扣打最多最多只有兩敗,14年的敗場數卻突破3場,今年到巴塞隆納為止也吞了3敗,再看看紅土連勝曲線圖(Number of Consecutive Wins)這兩年連勝場數的間隔越縮越小,對照81連勝的那一座喜馬拉雅山有些心酸啊…

所以問題出在哪?

仔細分析Nadal的比賽數據,作者首先列出了破發點的數據(只算三盤兩勝的比賽),包括救被破發點和把握破發點的兩項關鍵分的能力,其中藍色長條破發點的把握率今年降到生涯新低,遠遠低於生涯平均的53%,目前他平均一場比賽能拿到9個破發點,而這兩項數據從10年開始就呈現往下滑的趨勢,今年也是生涯首次兩項數據皆低於生涯平均,也印證Nadal浪費機會、手軟的情況真的很嚴重,他一向以心理素質強大著稱,現在倒成了他自己的軟肋,有點諷刺。(不曉得有沒有賽末發球局的數據,應該也是慘不忍睹(つД`)

第二個則是跟破發數據最有關聯的發球和接發的數據,一發進球率和二發贏球率些微的下滑,這幾年的發球還算穩定,而接一發的得分率也是些微的下滑,接二發的得分率則是出奇的穩,整體來看沒有太明顯的變化,所以沒能解釋破發效率降低的原因,也因為今年紅土賽季只過一半,數據不算完整,目前作者唯一能得出的結論就是Nadal的穩定、持續性衰退不少

現在把敗場單純拉出來看,各方面數據都低的可以(覺得作者這樣做是多此一舉,輸球數據難看不是大家都知道的廢話嗎?XD),這些狀態貧乏的比賽在這兩年密集出現,的確可以呼應Nadal在紅土上穩定性大幅下降的問題。

所以以上這些問題就是法網第10冠能不能入手的關鍵了,目前還剩下兩項紅土大師賽能讓Nadal找回信心和比賽節奏,大家就慢慢看下去吧…

How does Rafael Nadal beat his on-court anxiety?

再貼一篇Sky Sports的文章分析Rafa目前遭遇的心理問題,對一個28歲的老將來說,必須面對身體機能日漸下滑的威脅,也背負著比年輕時更多的心理壓力,這些不利因素是他現在要努力去調適的,才能把這一切混亂都導回正軌,找回以前能真正享受比賽的他…

繼續閱讀

回首Rafael Nadal蒙地卡羅10年路

蒙地卡羅(Monte Carlo)大師賽坐落在地中海美麗的海際線旁,每年都為網球4-6月傳統的歐洲紅土賽季揭開序幕,而蒙地卡羅的獎杯堪稱Nadal的二號磨牙磚(一號不解釋),是除了法網外成績最顯赫的一站賽事,10年裡他留下了八道咬痕,連續無間斷地咬出網球歷史上最長的連霸紀錄,也由蒙地卡羅開啟無數次日常的紅豆賽季;除此之外,蒙地卡羅在Nadal生涯好幾度擔任終結冠軍荒、止住信心危機的療癒角色,過去一直有Nadal福地和後花園的稱號,因此在蒙卡即將開打的前夕,值得寫一篇文章回首他在這裡的10年輝煌歲月。

繼續閱讀